然而,他们也知道,官场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未来的合作中,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。
杨中华到任后,立刻投入到工作中。
他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各个区县,深入了解阳市的实际情况。
在一次调研中,杨中华发现阳市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,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状况,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。
回到市政府后,杨中华召开了紧急会议,商讨解决办法。
“同志们,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。”
“这些基础设施的问题,已经成为了阳市发展的瓶颈。”
“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,加大投入,改善交通状况。”杨中华的语气坚定,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周志高在会上积极发言:“杨市长,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。”
“我认为,我们可以先从规划入手,制定一个长远的交通发展规划。”
“积极争取省里的支持,加大资金投入。”
“另外,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,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。”
杨中华听了,眼前一亮:“周局长,你的想法很好。”
“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,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。”周志高立刻站起身,说道:“是,杨市长,我一定尽快完成任务。”
然而,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。
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,周志高遇到了重重困难。
首先是资金问题,省里的拨款有限,社会资本又对阳市的投资环境存在疑虑,不愿意轻易投入。
其次,在规划过程中,涉及到一些土地征收和拆迁问题,引发了部分群众的不满和抵制。
周志高带着这些问题,再次找到杨中华。
“杨市长,目前方案的推进遇到了很大的困难,资金缺口太大,群众工作也不好做。”
“我担心这样下去,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。”周志高一脸忧虑地说道。
杨中华皱起了眉头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资金问题,我们再想办法。”
“我会亲自去省里汇报,争取更多的支持。”
“群众工作方面,你要加大宣传力度,让群众了解我们的规划对他们的好处。”
“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,合理安排补偿方案,不能因为项目而损害群众的利益,这是我们的底线。”
周志高听了,心中一暖:“杨市长,您说得对,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。”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周志高带领着团队,日夜奋战。
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,深入到群众中,耐心地解释项目的意义和好处。
对补偿方案进行了优化,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。
经过一番努力,群众的态度逐渐转变,开始支持项目的建设。
而杨中华也没有食言,他多次前往省里,向领导们详细汇报了阳市的情况和项目的重要性。
最终,省里决定追加拨款,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。
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,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一条条新修的公路贯穿各个区县,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这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,也为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然而,在这个过程中,周志高和杨中华之间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决策上,两人偶尔也会产生分歧。
比如在项目的招标过程中,杨中华倾向于选择一家有丰富经验的大型企业,而周志高则认为,应该给一些本地的中小企业更多机会,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。
两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
杨中华说道:“周局长,我们这个项目关系到阳市的未来发展,必须要确保质量。”
“大型企业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,能够更好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。”
周志高则反驳道:“杨市长,我理解您的考虑。”
“但是,本地的中小企业也需要发展的机会。”
“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本地企业的培养。”
“而且,通过合理的监管,本地企业也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。”
两人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会议陷入了僵局。
这时,刘晓雅站了出来:“杨市长,周局长,我觉得你们的观点都有道理。”
“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个折中的方案,比如将项目分成几个标段,一部分交给大型企业,一部分交给本地企业。”
“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质量,又能给本地企业发展的机会。”
杨中华和周志高听了,都觉得这个建议不错。
杨中华笑着说道:“还是小刘同志有办法,好,就按照这个方案来。”
“周局长,你负责具体的实施。”
第1550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